
醫療廢物微波消毒-無氧裂解工藝
一、微波消毒機理
用于消毒的微波頻率一般為(2450±50)MHz與(915±25)MHz兩種。微波在介質中通過時被介質吸收而產生熱,熱能的產生是通過物質分子以每秒幾十億次振動、摩擦而產生熱量,從而達到高熱消毒的作用,微波的消毒機理一般認為有以下幾種。
1.1熱效應微波照射
熱效應的產生是由分子內部激烈運動所致。經過粉碎、蒸氣加濕后的醫療廢物,含水率一般35%左右,其中的水分子在高頻電場中,因高速運動引起分子相互摩擦,從而使溫度迅速升高。因此微波加熱與其他加熱方式不同,不是使熱從外到內傳熱,微波加熱屬于物質內部水分子高速運動摩擦生熱,產熱均勻,微波能達到的地方,吸收介質均能吸收微波并很快將微波轉化為熱能,使微生物死亡。
1.2非熱效應微波震蕩
微波的振蕩改變了細胞膠體的電動勢,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,因而影響細胞及組織器官的某些功能;微波照射后,由于細胞核內物質吸收微波能量的系數不同,致使細胞核內物質受熱不均勻,影響細胞的遺傳與生殖;諧振吸收,微波中的頻率較接近于有機分子的固有振蕩頻率,當細胞受到微波照射時,細胞中的蛋白質特別是以氨基酸、肽等成分可選擇性地吸收微波能量,改變了分子結構或個別部分的結構,破壞生物酶的活性,因而影響細胞的生化反應,影響微生物的生長代謝。由于病毒細菌吸收了微波能量發生裂解,同時被氧化,生成二氧化碳、水和無害羧酸,基本被完全礦化,達到了滅菌消毒的目的,效率為99.99%。在微波消毒的過程中,有揮發性廢氣產生,在各個廢氣溢出口均設置有集氣罩,通過風管,在風機的負壓作用下進入氣旋塔,離子光解+活性炭吸附,凈化后的尾氣滿足環保要求,實現達標排放。
經過微波處理后的醫療廢物,滅菌消毒的效率已達到99.99%,基本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,為了進一步彰顯節能減排,變廢為寶,提高廢物價值的宗旨,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,必須進入下一步的無氧裂解精煉階段。
二、無氧裂解工藝機理
經過微波消毒后的無害化物料,由輸送帶送至料倉,然后自動進料系統輸送到裂解爐,旋轉主爐可以通過控制室正反轉開關控制轉向,調整物料在主爐中分布狀態,物料總量控制在總容積三分之二以下,關閉進料密封門,然后開啟加熱系統。當溫度達到150℃左右,開始有氣體產生(此時的氣體大部分是廢氣,返回主爐加熱系統,在高溫火焰作用下燃燒),當溫度達到220℃左右,油氣開始進入多功能分離器,經過多功能分離器進行固氣,分離后的油氣進入冷卻系統進行液化,自流到儲油罐,不凝可燃氣體返回主爐作為燃料繼續加熱裂解,多余可燃不凝氣輸送到備用燃燒室,富氧燃燒,燃燒后的煙氣同主爐煙氣在風機的負壓作用下進入煙氣凈化系統,經處理后的煙氣達到無害化達標排放。經過充分無氧裂解后,主爐內的物料已經完全碳化,無毒無害,達到了填埋標準。
上一條:沒有了
下一條:醫療廢物微波消毒設備